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

戴奧辛毒性強 列第一級致癌物

戴奧辛屬於多氯聯苯類化合物,毒性高且不易分解,與石綿、鉻、鈹、焦油、煤灰、鎘、鎳、檳榔等物質,同樣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第一類「已知人類致癌物」,長期暴露在危險環境中,將導致神經、免疫系統受損,皮膚出現有如「癩蝦蟆」般的氯痤瘡症狀,甚至引發惡性腫瘤和死亡。
台中榮民總醫院毒物科主任胡松原醫師表示,戴奧辛是工業發展的副產品,其多氯聯苯化合物,早期多被運用於電器絕緣設備、水利系統、熱交換器及調節器等產業,但因產品在燃燒或高溫製作過程中,產生無色、無味、毒性很強的脂溶性化學物質,無論經呼吸、皮膚接觸或飲食,都可能因此累積於人體脂肪且造成毒害。
環境中的戴奧辛無所不在,不僅人體無法代謝,就連血液和尿液也無從檢驗戴奧辛在人體的累積量,提早建立防禦機制。最可怕的是,人體內的戴奧辛物質會隨著生殖系統,傳給下一代,易使產婦流產或產下畸形兒。
目前醫學界只能經由流行病學和文獻資料推測戴奧辛和疾病的關係。我國第一起戴奧辛污染事件是1979年的油症事件,當時的彰化油脂公司在製造米糠油過程中,因使用毒性強的多氯聯苯做為熱媒,沒想到因管線破裂,多氯聯苯滲入食用油中,包括台中惠明盲校師生在內,至少造成2000人受害,是台灣迄今最大的食品公害事件。
當年遭受戴奧辛危害的民眾,皮膚長滿又油又黑的惡臭氯痤瘡,外觀有如癩蝦蟆,且身體肌肉和關節疼痛不止,肝臟和免疫系統也嚴重受損。雖然目前還有人僥倖存活,但也有人因併發子宮癌、乳癌、子宮頸癌等疾病而過世。
胡松原醫師表示,因工業發展的關係,人類無法完全避免戴奧辛的威脅,卻能減少暴露污染源,只要攝入量不高,就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太大影響。目前較好的預防方式,除了避免暴露在大型燃燒場所之外,也可在日常生活中減少使用含氯的物品。

防止青少年吸毒 家庭社會有責

(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/綜合報導)幫助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,能夠走得直走得正,是做父母以及社會該負的責任。根據臺南市政府毒品危害防制中心統計,101年針對1448個藥癮個案訪談調查結果顯示,初次施用毒品年齡在10-30歲佔81.7%,而其中10-18歲佔20.2%,而學校與家庭,是青少年接觸的兩大團體,因此家庭是防止青少年誤入歧途的防線。
台南市衛生局表示,影響青少年藥物濫用成因很多,對於多數藥物濫用者而言,家庭功能的不完整及親子關係不良,在成長過程中造成對家庭依附少,導致日後對藥物的依賴,若青少年又常處於誘惑較多的環境,便輕易就嘗試吸毒行為。
然而,青少年在學習進入成人階段﹐在肯定自己的能力及追求自由中,往往受同儕影響,會用自己解讀的方式看待問題及解決辦法,但同時也依賴家長的支持及關心,家長可藉由此引導正確的認知。
台南市衛生局建議,可透過,親子溝通、協助子女發展生活技巧、督導子女行為、家長角色模範、辨識與問題處理,來預防青少年吸毒的危機。

菸酒檳榔齊吃 罹癌機率高十倍起跳

(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/綜合報導)一般民眾都了解,喝酒、抽菸、吃檳榔,造成口腔癌的機率是其他人的123倍;但根據新的研究指出,擁有這三大習慣的人,也會導致咽喉癌,且罹癌機率甚至高達一般人的97倍,數據令人驚訝,因此南投縣衛生局提醒,民眾應該戒掉這三大致癌物品,遠離危害。
南投縣衛生局表示,據統計,咽喉癌病患,好發於45至65歲男性,90%以上均有抽菸、喝酒或吃檳榔的嗜好。而菸酒對健康有不良影響是世界各國均有的問題,但在台灣吃檳榔盛行的國家,它對健康所造成的衝擊更大,除了在口腔有強烈的致癌作用外,對咽喉部、食道及也有明顯之致癌性。
南投縣衛生局指出,國家衛生研究院以148名咽癌、128名喉癌患者與255名其他非癌症男性作對照研究,結果發現每天吃檳榔引起咽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7.7倍,如果加上菸酒,罹患喉癌的機率倍增為40倍,咽癌更高達97倍,每年都有70至80例咽喉癌新病例,有逐年增加趨勢。
然而,國際癌症研究組織早在2004年正式宣布,檳榔籽本身(不含添加的紅灰或白灰)對人體確有致癌性,屬第一類致癌物;據了解,檳榔中的生物鹼與荖花的黃樟素都是致癌成分。以往認為是因吃檳榔的機械摩擦導致口腔病變,事實上檳榔汁的攝取也會對人體產生危害。
因此,南投縣衛生局呼籲,如果還有抽菸、喝酒、吃檳榔的民眾,一定要及早戒掉,以遠離癌症的危害。